江苏省滨海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牛奶 | B.食盐 | C.面粉 | D.花生油 | 
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B.分子的质量很小 | 
| C.分子的体积很小 |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 
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 
| B.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 
|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 
| D.虾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7% | 
铁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容易生锈
| A.在干燥的空气中 | 
| B.在潮湿的空气中 | 
| C.浸没在用植物油封住表面的蒸馏水中 | 
| D.浸没在润滑油中 | 
氧气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细铁丝代替红磷 | 
|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 
| D.水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负极产生氧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放置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 
| B.通过相互刻划的方法,发现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 
| C.鉴别碘和高锰酸钾,可分别取少量加入水中并振荡,然后观察现象 | 
| D.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 
如图是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 
| B.甲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 
| C.乙中白磷燃烧,说明乙中的热水温度高于甲中的热水温度 | 
| D.乙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 
|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 
|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 
| 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 B | 鉴别Cu和Fe3O4 | 观察颜色 | 
| C | 鉴别H2O 和H2O2溶液 |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MnO2 | 
| D | 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 | 将混合物先溶解再过滤,然后蒸发结晶 | 
某学生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Fe、Ag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②将Fe、Ag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③将Fe分别加入到CuSO4、AgNO3溶液中;④将Cu 分别加入到FeSO4、AgNO3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 A.①或④ | B.①或② | C.②或③ | D.③或④ |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镁原子     ;②2个甲烷分子     ;③氢离子     ;
④乙醇的化学式     ;⑤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干冰 
B.稀有气体 
C.洗涤剂
D.石墨  
E.酒精 
F.钛合金  
G.一氧化碳  
H.活性炭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①能乳化油污的是              。      ②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④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
⑤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的是       。 ⑥可用于制造各种电光源的是     。
(3)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①一个A分子中含     个原子; 
②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③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和天然气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碳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充分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填1种即可)。
(3)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出行尽量开私家车      
E.夏季将制冷空调温度尽量调低
(4)在汽车尾气管上安装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气体在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肯定错误,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①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了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②请写出B、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2)30℃时,将KNO3和KCl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将上述得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依据上表中数据,已绘制出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t的取值范围是     。(填字母序号)。
A.0℃~10℃       B.10℃~20℃
C.20℃~30℃      D.5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