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 B.铁锅生锈 | 
| C.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 D.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 
|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 
| C.可以采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 B.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 
|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 
| D.我省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C60分子形似足球,这种分子结构不稳定 | 
| 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 
| C.CO和CO2都能用于灭火 | 
| D.CO2可作为气体肥料 | 
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 
| 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 
| 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 
|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 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 
|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 
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一定相同 | 
| B.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一定相同 | 
| C.分子中某些原子的结合方式可能是相似的 | 
| D.性质、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 
|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 
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 
| 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 | 
| 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 
我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的客观题部分实行计算机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木炭 | B.石墨 | C.焦炭 | D.铅 |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是复杂的化合物 | 
| B.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 
| C.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 | 
| 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 
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立即开灯 | B.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 | 
| C.关掉进气总阀门 | D.打开门窗通风 | 
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aO | B.CaO2 | C.CaCO3 | D.CaCl2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醋和矿泉水 | 
| B.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 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 
| D.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CO2灭火器灭火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 
|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 
| D.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含有质子和中子 |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可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 
| B.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 C.实验3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 
| D.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原子            ;   ②4个二氧化碳分子              ;
③钙离子               ;   ④钻石的主要成分          。
⑤+6价的硫元素       ;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⑦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液氮        ;    ⑧氯酸钾       。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___。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              。
(2)食品袋内充入氮气的目的是               。
(3)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原因                          。
(4)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          。
(5)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填序号 )
A.纯蓝墨水笔       B.碳素墨水笔        C.圆珠笔
(6)纳米级材料二氧化钛(TiO2)能有效去除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7)硫化镉是“纹身彩贴”的主要成分,可经皮肤进入人体内,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已知硫化镉中镉(Cd)元素化合价为+2、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是     。
(8)用活性炭除去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利用了它的       性。
(9)油库、面粉厂都要严禁烟火的原因                            。
(10)实验室用酒精作为燃料: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
(12)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煤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
①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②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下图一是某金属元素形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下图二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该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 =         ;图1所示微粒的符号为          ;
(2)图2所示的该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从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且它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一种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写出B的一种用途:                   。
小芳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装置。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白磷能够在水下燃烧的原因是                            。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E中的实验现象是                                  。
(5)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6)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激烈,下列供选的气体发生装置中最合适的是:     (填字母)
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 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元素,依据是                    ;将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元素。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CaO+ CO2↑;石灰石所含杂质不反应)
CaO+ CO2↑;石灰石所含杂质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