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台县九年级上期期中调研历史试卷
人类如何起源,历来传说争论很多,目前许多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始祖是
| A.非洲南方古猿 | B.中国元谋人 | 
| C.中国南方古猿 | D.亚洲早期猿人 | 
王伟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四幅图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图片中的 
 
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大和统一 | B.幕府统治建立 | 
| C.大化改新 | D.明治维新 | 
对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重要的机构是公民大会 | B.完善了共和制机构 | 
| C.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 D.制定了共和制法律 | 
西欧历史上被称为“黑暗时代”指的是下列哪一阶层的统治
| A.奴隶主 | B.国王 | 
| C.独裁者 | D.教会 | 
2014年11月2日,银泰2014杭州国际马拉松在黄龙体育中心东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奥地利、澳大利亚、美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路跑爱好者参加了6个项目的比赛,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请问马拉松长跑项目源自于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
| A.特洛伊战争 | B.希波战争 | 
| C.亚历山大东征 | D.罗马扩张 | 
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认识最准确的是
| A.阻断了各文明之间的往来 | 
| B.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 C.既伴随着暴力、奴役与压迫,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 D.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初创“阿拉伯数字”的是
| A.古埃及人 | B.古罗马人 | 
| C.古印度人 | D.中国人 | 
“它”是欧洲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相传“它”是一位盲人所作。“它”是
| A.《一千零一夜》 | B.《荷马史诗》 | 
| C.《俄底浦斯王》 | D.《伊索寓言》 | 
它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大教堂,它以匀称的结构和美观的外形闻名于世,它是下列建筑中的哪一个
| A.巴黎圣母院 | B.圣索菲亚大教 | 
| C.麦加清真寺 | D.故宫 | 
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 A.犹太教 | B.伊斯兰教 | 
| C.基督教 | D.佛教 | 
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 “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妇女解放 | B.禁绝欲望 | 
| C.人文主义 | D.启蒙思想 | 
有人说,14--16世纪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 | B.哥伦布发现美洲 | 
| C.启蒙运动传播 | D.《人权宣言》颁布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文艺复兴 | B.郑和下西洋 | 
| C.新航路开辟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 A.詹姆士一世 | B.查理一世 | 
| C.路易十六 | D.詹姆士二世 | 
17世纪、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B.新体制的创立 | 
| C.工业文明的浪潮 | D.民族复兴新道路 | 
以下关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准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 
|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 |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①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反封建的斗争  ④反侵略的斗争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 C.颁布《法典》,巩同资产阶级统治 | D.率军远征俄罗斯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在睡眠和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布哈特 
材料二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三    恩格斯在谈到14—16世纪的一场运动时这样说道:“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材料一中的“一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导致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位诗人是谁?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其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3)材料三中恩格斯所说的那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看新航路开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B、C分别是谁的航线?
(2)哪位航海家最先找到通往东方国家的航线?
(3)请回答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撒战争史》
材料二   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无权征税。……。
材料三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四   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材料一所说的是古希腊哪一个城邦的民主制度?这种民主的政治制度建立于何时?又是在什么时候发展到顶峰?
(2)材料二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什么样的资产阶级政权?
(3)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这部文件是何时颁布的(答出具体时间)?
(4)材料四提到的《人权宣言》产生于哪次革命中?这次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写出它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