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阳县盛堡初中八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
| A.反对中国禁烟 | 
|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 
|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 D.迫切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 B.中美《望夏条约》 | 
| C.中英《南京条约》 | D.中法《黄埔条约》 |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建立的标志是( )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B.无偿起义 | 
| C.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高潮 | 
| B.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自然经济站统治地位 | 
| C.正当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 
| D.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 
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
|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 
| B.赔款2100万银元 | 
| C.割香港岛给英国 | 
|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
| A.在中国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 | B.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 
|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D.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 
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 C.《天津条约》 | D.《黄埔条约》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
| A.同盟会的召开 | B.五四运动 | 
| C.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D.戊戌变法 |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
| A.1854年 | B.1856年 | 
| C.1860年 | D.1855年 |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 B.清政府制度腐败 | 
| 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 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 A.左宗棠 | B.魏源 | 
| C.林则徐 | D.邓世昌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 B.左宗棠收复新疆 | 
| C.关天培抗英 | D.林则徐虎门销烟 |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 
|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D.增辟通商口岸 | 
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 )
| A.开始逐步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 | 
判断题(每点1分,共5分。)
| 不平等条约 | 签订时间 | 条约内容 | 产生影响 | 
| 《南京条约》 | 1842年 | 割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两国协商关税。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马关条约》 | 1895年4月 | 割台湾等岛屿给日本;赔白银二亿两;增开重庆等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 《辛丑条约》 | 1901年 | 赔白银共9.8亿多两;禁止中国人成立、加入反帝组织;允许帝国主义在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不准中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居住 |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万丈深渊。 | 
 
读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是从表中得出的划 レ,违背表中意思的划 X,没有涉及到的划○.
(1)三个不平等条约都有割地、赔款,开设通商口岸。(  )
(2)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3)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实质是在帮助中国发展经济。 ( )
(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
(5)《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就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下图是《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口岸形势图,将剩下口岸名称字母填在相应的方框中。
A上海          B宁波          C厦门 
 
下图是甲午战争中主要战场形势图,将战场地名称字母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A旅顺          B威海卫 
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6分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复古尊孔的逆流。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先进的知识分子奋起还击。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是谁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分
(2)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2分
(3)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答两点即得2分)
读下面材料分析。6分
材料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材料二: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讲道:....我们要牢记历史,...只有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实施自己的这一主张的? 2分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甲午战争爆发于那年?签订了哪个不平的条约? 2分
(3)简述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