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湘教版七上单元达标题B卷地理试卷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8789千米 | B.8699米 | 
| C.8999米 | D.11103米 | 
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 
|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 
|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 
|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 
下列所在大洲和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亚洲 | B.巴西高原——非洲 | 
| C.亚马孙平原——北美洲 | D.刚果盆地——南美洲 | 
下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 | 
| B.按一定走向有规律地分布 | 
| C.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 
| D.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 
某种地形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这种地形是( )
| A.洋盆 | B.大陆架 | 
| C.大陆坡 | D.海沟 |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广大地区,称为 ( )
| A.山地 | B.平原 | 
| C.高原 | D.丘陵 |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 A.亚洲、欧洲 | B.南极洲、欧洲 | 
| C.南极洲、大洋洲 | D.亚洲、大洋洲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 )
| A.山地 | B.盆地 | 
| C.缓坡 | D.陡崖 | 
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 
|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 | 
|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 | 
| 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 
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 A.等高线地形图 | B.地形剖面图 | 
| C.分层设色地形图 | D.平面示意图 |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亚马孙平原—东半球 | B.刚果盆地—非洲 | 
| C.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 | D.科迪勒拉山系—亚洲 |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 
|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 
|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 
|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 B.人类活动 | 
| C.海平面升降 | D.全球变暖 | 
地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
| A.太平洋板块 | B.大西洋板块 | 
| C.印度洋板块 | D.亚欧板块 | 
某地质科考队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发生了( )
| A.流水搬运作用 | B.冰川堆积作用 | 
| C.地震破坏作用 | D.地壳抬升作用 | 
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及其国籍连线正确的是( )
| A.诺贝尔—瑞典 | B.李四光—中国 | 
| C.爱因斯坦—美国 | D.魏格纳—德国 | 
“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最初启示是( )
| A.亚洲和欧洲可以拼接在一起 | 
| B.太平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彼此吻合 | 
| C.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彼此吻合 | 
| D.南极洲正好与印度洋可以叠合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A.板块内部稳定,不存在小的板块 | 
| B.全球可以分为五大板块 | 
| C.太平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 | 
| D.板块交界地带是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区 | 
对南极洲有大量煤炭存在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曾经有过森林 | 
| B.南极大陆发生过漂 | 
| C.火山活动形成煤 | 
| D.南极洲板块移动的结果 | 
碰撞形成阿尔卑斯山脉的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 
| C.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 
我国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 
|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 
|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 
|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 
| B.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 
| C.台湾海峡海底的森林遗迹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 | 
| D.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千古未变 | 
日本、菲律宾等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 A.两国都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 
| B.两国人为破坏导致岩石破裂 | 
| C.两国都临近太平洋 | 
| D.两国都是岛国 | 
下列对于六大板块的说明,正确的是( )
| A.印度洋板块全部是大洋板块 | 
| B.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大洋板块 | 
| C.亚欧板块全部是大陆板块 | 
| D.非洲板块全部是大陆板块 |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A     , B     , C     ,D      。
(2)甲地海拔为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    米。
(3)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     处。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      。
(2)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     ,CD     ,E     (山脊、山谷、山峰、鞍部)。(4)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米。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它们是:
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2)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运动形式分为       和        。
(3)板块与板块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      。如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这次地震中心就处在     板块与    板块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