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 B.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 
| C.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 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 
地球的表面积是:( )
| A.约5.1平方千米 | B.约4.1平方千米 | 
| C.约5.1亿平方千米 | D.约4.1亿平方千米 | 
本初子午线是指:( )
| A.赤道 | B.0°经线 | 
| C.180°经线 | D.回归线 | 
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
| A.10°S | B.20°N | 
| C.30°S | D.40°N | 
下列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 A.100S ,300W | B.250S ,100W | 
| C.500N ,1700E | D.200N,300E |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下图经纬网地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下列题。
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 A.29°N,112°E | B.29°N,112°W | 
| C.29°S,112°E | D.29°S,112°W | 
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
| A.自北向南 | B.自西南向东北 | 
| C.自南向北 | D.自东北向西南 | 
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
| A.4千米 | B.40千米 | 
| C.400千米 | D.4000千米 | 
家住上海的杨阳傍晚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越洋电话,语言表述最为正确的是:( )
| A.姨妈,早上好! | B.姨妈,上午好! | 
| C.姨妈,下午好! | D.姨妈,晚上好! | 
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
| A.赤道 | B.南回归线以南 | 
| C.南极大陆 | D.北极圈内 | 
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热带地区 | B.温带地区 | 
| C.寒带地区 | D.回归线附近 | 
下列地图中按分类划分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
| A.工业图 | B.人口图 | 
| C.地形图 | D.农业图 | 
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稀疏 | 
| B.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得不一样 | 
| C.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密集 | 
| D.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固定为100米 | 
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
| A.“五一”劳动节 | B.“十一”国庆节 | 
| C.“八一”建军节 | D.“六一”儿童节 |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A.亚洲、太平洋 | B.南极洲、北冰洋 | 
| C.北冰洋、南极洲 | D.非洲、大西洋 |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 A.土耳其海峡 | B.白令海峡 | 
| C.苏伊士运河 | D.巴拿马运河 | 
世界最大的大陆是:( )
| A.非洲大陆 | B.南美大陆 | 
| C.亚欧大陆 | D.南极大陆 | 
地球上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
| A.地轴 | B.180°经线 | 
| C.本初子午线 | D.赤道 | 
我国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它能证明:( )
| A.无法证明 | B.海洋变成陆地 | 
| C.陆地变成海洋 | D.古老海洋生物会飞 | 
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
| A.太平洋中心地区 | B.澳大利亚 | 
|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 D.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 
读下图回答:
(1)A点的经纬位置:        ; B点的经纬位置:           ;C点的经纬位置:            ;
(2)判断:A在C的     方,A.B两点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点。
(3)A.C两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位于低纬度的是:       。
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A.B.C.D四处代表的节气(二分二至)名称:
A.__  ___   B__     __  C___     __  D.____   __ ;
(2)在图中标出公转的方向;
(3)当地球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               ,对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       ,北半球处于         季。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C.         ;
(2)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
(3)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地直线距离是___ _____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