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
下列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 C.两条相对的纬线构成一个纬线圈 | D.北极点的纬度为0° | 
关于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竖直的 | 
| B.地球仪上的赤道和地轴呈23.5°的夹角 | 
| C.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 
| D.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 | 
下列哪条纬线的长度约4万千米?( )
| A.赤道 | B.30°纬线圈 | 
| C.60°纬线圈 | D.90°纬线圈 | 
下列各组经线中,两条经线不相对的一组是( )
| A.20°W和160°E | B.90°W和90°E | 
| C.0°和180° | D.30°E和60°E | 
下列4组经线圈中,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 )
| A.20°W和160°E | B.90°W和90°E | 
| C.0°和180° | D.30°E和60°E | 
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 
| B.地球时刻不停地绕地轴自转 | 
| C.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 | 
| D.地轴和赤道面有一个夹角 |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 A.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 B.星星的东升西落 | 
| C.北京正午时,华盛顿仍是黑夜 | D.季节的变化 | 
一架飞机从郑州市起飞,沿着一条纬线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 )
| A.到达北极点 | B.到达南极点 | 
| C.回到郑州 | D.不能回到郑州 | 
小明想从南充火车站到南充体育中心去,用哪一幅地图查找交通路线( )
| A.世界政区图 | B.中国政区图 | 
| C.四川交通地图 | D.南充市区图 | 
关于大陆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大陆南北对称分布 | 
| B.大陆多呈三角形状 | 
| C.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 
| D.世界上较大的陆地有七块,就是七大洲 | 
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海洋是( )
|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 B.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 
| C.位于亚洲的中间 | D.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 | 
夏至日的日期是( )前后
|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了( )
| A.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 
| B.农田不能变成大海,大海可变成农田 | 
| C.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 
| D.陆地和海洋是永恒不变的 | 
关于海洋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B.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 
| C.海洋是气候的调节器 | D.海洋是鸟类的故乡 |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共4.5分,每空0.5分)
(1)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判断A、B两点的半球位置。
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___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B点位于_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B点位于_________半球。
(3)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方向。
读下图回答问题。(6.5分,每空0.5分)
(1)将代表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在图中恰当的位置。
| A.亚洲 | B.太平洋 | C.南美洲 | D.大西洋 E.大洋洲 |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3)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和             。
(4)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和南极洲不相邻的大洋是        。
(5) 南北美分界线是            。亚欧分界线是                  。
(6)世界最小的洋是           。
读右面五带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5分每小题0.5分)
(1)填出图中五带的名称。
A                  B             
C                  D             
E             
(2)A、B两带的分界线的纬度度数是            ,D、E分界线的名称是           。
(3)图中各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   )
A.A带      B.B带      C.C带     D.D带
(4)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    )(双选)
A.A带       B.B带        C.C带       D.E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