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地图的种类很多,有目的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下列活动应该选择城市交通图的是( )
| A.想了解我国钓鱼岛的自然景观 | 
| B.我们班准备到郊外进行野炊,事先需要设计乘车路线 | 
| C.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冲突,我们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 
| D.小明一家计划周末出游,想了解当天天气情况 | 
“十·一”黄金周,是旅游旺季,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是王萌同学到徐州旅游时,在网上查阅的徐州市区信息截图,已知甲、乙两幅图图幅一致,并且均以彭城广场为中心,那么(  )

| A.甲图表示局部内容更详细 | B.乙图比例尺更大 | 
| C.甲图查找信息更方便 | D.乙图表示范围更大 | 
甲图中的“
 ”表示的意义是(  )
”表示的意义是(  )
| A.表示注记 | 
| B.表示方向 | 
| C.表示图例 | 
| D.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米 |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B.地球是个球体 | 
| C.地球绕太阳公转 | D.海平面上升 | 
读图,我国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受到了某邻国军舰的干扰。我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20°N,110°E)前往事发地点。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 C.正南方向 | D.东南方向 | 
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 A.四季的变化 | 
| B.昼夜更替 | 
| C.太阳升落时间的早晚 | 
| D.正午时刻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 
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 
|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 
|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 
|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 
读图,判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沿坡度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线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图,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是(   )
| A.大陆架 | B.大陆坡 | 
| C.海沟 | D.大洋中脊 | 
下列世界之最中,位于南美洲的是( )
| A.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 
| B.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 
| C.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 
| D.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  )
| A.北冰洋、太平洋 | B.北冰洋、大西洋 | 
| C.太平洋、大西洋 | D.北冰洋、印度洋 | 
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
| A.欧洲、北美洲 | B.非洲、南美洲 | 
| C.亚洲、大洋洲 | D.欧洲、亚洲 |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
| A.亚洲 太平洋 | B.南极洲 印度洋 | 
| C.亚洲 大西洋 | D.南极洲 北冰洋 | 
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被赤道穿过的大陆主要有(  )
| A.亚欧大陆、大洋洲大陆 | B.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 | 
| C.大洋洲大陆、非洲大陆 | D.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 
读图,大陆漂移的假说是由(   )提出的
| A.哥伦比亚 | B.加加林 | 
| C.麦哲伦 | D.魏格纳 |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鱼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 A.喜马拉雅山所在的地区曾经是海洋 | 
| B.鱼类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 
| C.地球上处处都有化石 | 
| D.当地人把化石嵌入岩层之中 |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 国家 | 领土面积(万千米2) | 2000年人口(万人)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 甲国 | 60 | 3000 | 4.2 | 1.8 | 
| 乙国 | 41 | 8200 | 0.62 | 0.63 | 
 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密度分别是50人/千米2和200人/千米2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 | 
| 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 
| 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 | 
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  )
| A.亚洲 | B.欧洲 | 
| C.非洲 | D.大洋洲 |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 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 
| 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少 | 
| D.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图中AB所在的线称为      ,AC所在的线称为      ;长度关系:AC       BD(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将下列各点的经纬度补充完整: A:(400N       )D:(      400E),判断D点在A点的     方向。
(3)与AC所在经线能构成一个经线圈的那条经线是        。
(4)图上ABCDEF各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位于中纬度的点有        。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国际上统一使用e__________经线和f_________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避免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上。
(2)图中A        洲,B        洲,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           运河,图中     (填字母)两大洲的分界线也是以运河为界的。
(3)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写“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的名称。
(4)DE两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5)根据东西半球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关系,推导地球表层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大约为_________。
(6)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位于       洲;(填字母)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      洲。(填字母)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的地形部位是            ,D处的地形部位是            。
(2)图中A在B的        方向,量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则A、B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从地形类型上看,图示地区属于          ,图中B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米。
(4)图中清水河的流向大致是                        。
(5)下列甲、乙两图中能反映A、B两点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图。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     大板块。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A、          板块 B、          板块  C、          板块
(2)结合板块运动示意图,判断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出现在              ,近几年来,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等地不断出现强烈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该地区地震频繁的原因是处于                        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
(3)图中甲山脉的名称是             ,它是由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填板块名称)
(4)在各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填字母)。
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具有            (均匀或不均匀)特点。
(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看多分布在          纬度地区;从地形上看多分布在            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多分布在           地区。
(3)既是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又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的是         (填序号)。
(4)③地区人口       (稠密或稀疏),其原因是          ,该地区属于       人种。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
(5)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               ,            。(两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