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重庆卷)
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中国各地区传统墓葬头向可概括为:“东夷及其先民尚东,楚蛮及其先民尚南,西戎及其先民尚西,华夏及其先民尚北。”关中地区凤翔西村、沣西客省庄等地西周墓多为北头向,春秋时期的墓葬多为西头向。这表明( )
A. |
西周时期华夏认同初步形成 |
B. |
春秋时期秦国深受戎俗影响 |
C. |
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得到发展 |
D. |
各地区的文化传统趋于稳固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
北魏均田令规定,奴婢按编户民标准授田,但要求 “奴从耕,婢从织”。北齐均田令规定“奴婢限外不课田者皆不输”。隋承齐制,大业元年(605)又规定“除妇人及奴婢,部曲(依附民)之课”。这意味着( )
A. |
均田制逐渐遭到破坏 |
B. |
北齐奴婢不再授田 |
C. |
承担赋役是授田前提 |
D. |
隋代废除定额租调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0
唐朝为边疆防御设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而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 )
A. |
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 |
B. |
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 |
C. |
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 |
D. |
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
王安石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的,沿着自己的道路即“天道”运行和变化着,“可谓无作好,无作恶,无偏无党,无反无侧”。人也同样按照自己的道路即“人道”活动和发展着。这主要反映了王安石( )
A. |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B. |
传统的伦理观 |
C. |
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
D. |
传统的天命观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
1284年,元朝政府下令禁止权势之家进行海外贸易,犯者籍没一半家产,但这一禁令收效甚微。1293年,不再禁止权势之家“入蕃为贾”,而是约束不法行为,“依着百姓每(们)的体例,与抽分者”。此后权势之家出海为贾现象增多。这反映出元朝( )
A. |
征税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
B. |
贵族势力扩张威胁专制皇权 |
C. |
法律调整缓和阶级矛盾 |
D. |
海外贸易繁荣推动政策变革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