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天津卷)
周人认为,商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敛怨以为德”,为上天所弃;为此,周奉行“惟德是依”“敬天保民”。这主要体现了周人( )
A. |
能够借鉴历史经验 |
B. |
推崇神权至上思想 |
C. |
沿袭前朝价值观念 |
D. |
坚持礼法并重传统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0
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氏录》;书中对相关家族按照道德、功勋、血缘、籍贯,“等而次之”,对有官爵的“夷番酋长”也授予相应等级。此举( )
A. |
维护了门阀制度 |
B. |
破除了门第界限 |
C. |
改革了选官制度 |
D. |
削弱了士族集团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0
在编撰《资治通鉴》过程中,面对多政权并存时期如何确定编年标准的问题,司马光认为,政权无论华夷大小强弱,须同等对待,不能独尊一国为正统,“而其余皆为僭伪”,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 )
A. |
坚持务实治史的追求 |
B. |
推进华夏认同的志向 |
C. |
强调民族对立的意图 |
D. |
独尊中原王朝的立场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0
下表为天津两所学堂的基本情况及主要课程设置,表中内容的联系与变化反映了( )
A. |
百日维新的成效 |
B. |
统一学制的建立 |
C. |
社会制度的演进 |
D. |
洋务人士的反思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0
1919年4月底,虽经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列强的这一行径,引发了国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从形成原因上,对“积压已久”理解全面的是( )
A. |
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 |
B. |
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 |
C. |
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 |
D. |
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