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高考山东卷)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 |
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
B. |
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
C. |
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
D. |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72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 |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
B. |
强化了经济控制 |
C. |
开通了丝路贸易 |
D. |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24
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表
时期 |
概况 |
高祖、太宗时期 |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
高宗、武后时期 |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
玄宗时期 |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
A. |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
B. |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
C. |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
D. |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27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50
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