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155218
  • 题量:14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地区:贵州
  • 更新:2021-06-17
  • 浏览:231
201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1、

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6
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除去O2中的CO2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84
3、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16
4、

H1N1流感疫情曾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实践表明,出现这种疫情时可用过氧乙酸(C2H4O3)消毒杀菌。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其分子中含有臭氧(O3

C.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18
5、

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在足够的氧气中点燃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A.AB.BC.CD.D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96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