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54191
  • 题量:15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地区:山东
  • 更新:2021-02-10
  • 浏览:200
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
1、

下面文字是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得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①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②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③成为佳肴④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因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擎着(qíng)

汇聚

坦荡如坻

B.羞涩(sè)

含蓄

兴高彩烈

C.吹拂

婆娑

浩浩汤汤(shāng)

D.酝酿

弥散(sǎn)

落英缤纷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也

风骚

无人问津

C.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也

风韵

置之不理

(3)在语段中对应序号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D 

A.

——

B.

——

C.

——

D.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38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椿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二十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下联应是(  )

A.举案齐眉B.父爱母慈C.棠棣同馨D.兄弟孝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38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

B.“云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谆谆教诲使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我们明确了方向。

C.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D.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96
4、

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85
5、

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范仲淹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在《岳阳楼记》中道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    。”

(5)在《爱莲说》中,周敦颐以“予独爱莲之    ”表达了对花中君子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类美好精神境界的追求。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浏览:93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