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54178
  • 题量:1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地区:江苏
  • 更新:2021-02-10
  • 浏览:183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1、

古诗文默写。

(1)少壮不努力,  。 (《长歌行》)

(2)与君离别意,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6)送别诗的魅力有时表现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两句诗,就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浏览:109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狡黠( xiá) 粗犷( kuàng) 摩肩接踵 眼花瞭乱

B.庇(bì)护 玷( diàn)污 袖手旁观 中流砥柱

C.干涸(hé) 纤( qiān)细 大庭广众 相形见绌

D.炽( chì)热 倔(jué)强 提心吊胆 耳儒目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40
3、

根据语境作答。

成长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融进泥土的花蕊 悲哀 ,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的过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  的乐章。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悲哀 悲痛 深沉 深厚

(2)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 题型:11
  • 难度:中等
  • 浏览:144
4、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藤野先生》《老王》《秋天的怀念》《孤独之旅》均是情真意切的散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杨绛、史铁生、曹文轩。

C.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表达了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和实现雄伟抱负的壮志;贺敬之在《回延安》一诗中表达了对延安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D.“四书”一般指《大学》《礼记》《论语》《孟子》;“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本来指竹简,这里指史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11
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

既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言合从。日中不决。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毛遂谓十九人曰:“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住:①赞:介绍。②蚤:通“早”。③录录:通“碌碌”。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得十九人偕从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①左右未有所称诵

②不以千里称也

C.①平原君亦自以为不善相士

②陈康肃公善射

D.①遂以毛遂为上客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解释。

①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②毛遂入,按剑迫楚王,说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从之约。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毛遂自荐,本来指毛遂主动自我推荐承担出使楚国的重任,后来作为成语用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B.从平原君赵胜出发前对毛遂不屑一顾、满怀顾虑的态度,可以得出平原君赵胜不是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的人这一结论。

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在文中属于侧面描写,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却都没有说出来,为下文突出毛遂的才华出众作铺垫。

D.毛遂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赞美。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浏览:122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