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
(1) ,若出其里。
(2)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马作的卢飞快, 。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 ,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浏览:97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媲(pì)美 对称(chèn) 重峦叠障 养精蓄锐
B.剽(biāo)悍 良莠(yǒu) 莫衷一是 冲耳不闻
C.憎(zēng)恶 缄(jiān)默 人才辈出 心无旁骛
D.戏谑(xuè) 着(zháo)落 销声匿迹 走投无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24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 ,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 ,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1)为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怨天尤人 游手好闲 关注 关怀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 题型:11
- 难度:中等
- 浏览:13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杨修之死》《香菱学诗》《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吴广为都尉”中的“都尉”是官名。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35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
【乙】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吾请无/攻宋矣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公输盘诎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④卒廷见相如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
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②间至赵矣 |
D.①男有分,女有归 |
②毕礼而归之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5)墨子止楚攻宋,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们都表现出了 、 的品质。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浏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