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53371
  • 题量:1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地区:内蒙古
  • 更新:2021-02-10
  • 浏览:273
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语文试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万物皆入字,一字一幅画,世界上能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林川流、人物鸟兽、天时地理、农技工具、纲常伦理形象成字的,唯有我泱泱中国;因为字形的①___和仪态万千,而使书写方法成为书法理论的,唯有我谦谦中国。

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词腔曼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yì yáng dùn cuò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光的幻影。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中华文化长河②______、浩浩汤汤,汉字是河中的浪、水中的波,是长河上悠扬的船夫曲、高扬的云中帆。汉字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字字相连、句句相扣,筑起中华文化的共同体,结成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纽带。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1)给选文中加点词语注音。

徜徉     

(2)根据选文中所给拼音填写词语。

yì yáng dùn cuò  

(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B.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

C.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D.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4)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特立独行

②历史悠久

B.①别出心裁

②历史悠久

C.①特立独行

②源远流长

D.①别出心裁

②源远流长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浏览:187
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B.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这段文字中被吴用施计骗到的“员外”是卢俊义。

C.在桑菲尔德庄园里,简•爱半夜听见梅森凄厉的尖叫声,急匆匆赶去帮忙,却遭到罗切斯特先生的断然拒绝。

D.悟空在瑶池大闹蟠桃会,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的仙丹后逃回花果山,又打退了奉命前来捉拿他的二郎神及众天神。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97
3、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两首词曲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中“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借用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B.【乙】曲“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C.【甲】词“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的意思是战甲,作者用战甲指代士兵,意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D.【乙】曲中“意踌躇”一词表达了作者看到长安衰败的景象而内心犹豫不决的状态。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60
4、

默写。

①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⑦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    。”人有情,花有性。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所言“    。”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浏览:121
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为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凝滞于物,而能与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白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渣重积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岂不诚为大丈夫哉  

②以顺为正者  

③被发行吟泽畔  

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3)【甲】文中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4)屈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举世混浊”时却独自“怀瑾握瑜”,正如孟子所说“  ”(用甲文中的语句作答),最后因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自投汨罗而死,这也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  ”。请你另举一例历史上能被称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例。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浏览:149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