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34659
  • 题量:28
  • 年级:高二
  • 类型:期末考试
  • 地区:福建
  • 更新:2021-09-04
  • 浏览:991
福建福州八县高二下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1、

《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857
2、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056
3、

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瓦解 B.宰相制的终结
C.科举制的确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633
4、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1749
5、

唐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法令,规定“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田)。”这反映了唐朝()

A.均田制趋向瓦解 B.农民生活日趋贫困
C.小农户自给自足 D.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027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