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32837
  • 题量:28
  • 年级:高二
  • 类型:期末考试
  • 地区:四川
  • 更新:2021-09-06
  • 浏览:1908
四川资阳高二下期末质检历史试卷
1、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
C.礼乐秩序 D.法制建设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396
2、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170
3、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D.市易法、募役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1660
4、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1898
5、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924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