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30562
  • 题量:28
  • 年级:高二
  • 类型:练习检测
  • 地区:全国
  • 更新:2021-09-07
  • 浏览:1734
高二历史第十套
1、

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牛耕示意图,从图1到图2反映了()

A.铁农具的推广
B.犁耕技术的改进
C.畜牧业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形成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浏览:1258
2、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曾经是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A.精美的青铜酒樽 B.削铁如泥的钢刀
C.田园中闲置的曲辕犁 D.色泽鲜艳的粉彩瓷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754
3、

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A.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C.晋商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789
4、

据估计,宋代垦田数为7亿亩,且亩产量比唐代提高1.5倍。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人口的增加②均田制的实施③高产水稻的引进④曲辕犁的推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浏览:346
5、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06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