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9166
  • 题量:16
  • 年级:高三
  • 类型:月考试卷
  • 地区:福建
  • 更新:2021-09-08
  • 浏览:1756
福建泉州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1、

柳治微《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造纸术的突破 B.科举制的完善
C.印刷术的发展 D.图书买卖兴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30
2、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制定润格(即收费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商品经济发展
C.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文人地位提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495
3、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03
4、

下图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发表的文章中涉及“革命”一词所占的比例。其比例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土地革命的进行 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398
5、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矛盾的激化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国共关系的缓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424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