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
山西太原高三模拟(三)文综历史试卷
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
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 |
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 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954
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
A.反对穷理格物 | B.教人明辨善恶 |
C.主张静心无为 | D.阐发禅宗学说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279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
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 |
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
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1133
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 |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302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