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6457
  • 题量:27
  • 年级:高考
  • 类型:高考试卷
  • 地区:江苏
  • 更新:2021-09-26
  • 浏览:888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
1、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585
2、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008
3、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061
4、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浏览:1543
5、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744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