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124164
  • 题量:1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地区:全国
  • 更新:2021-09-10
  • 浏览:352
专题10 酸碱盐性质的探究(中考题)
1、

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D.清洗铁丝表面的锈迹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086
2、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499
3、

(2013天津)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锌粒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012
4、

(2013辽宁沈阳)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①号试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放热;
②号试管:
a、金属活动性:
铜(填“>”或“<”)
b、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

③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
④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猜想三:…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浏览:863
5、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浏览:1555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