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尴尬狡黠(xiá)陶冶(yě)挖心搜胆 |
B.揣摩 画缯(zēng)穿凿(záo)重峦叠嶂 |
C.轩谢镂空(lóu)笃行(dú)因地置宜 |
D.慰藉骁勇(xiāo)好逑(hǎo)前瞻后顾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浏览:1979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骆驼一进关,清风徐徐,送来了一阵阵泥土的温馨和花朵的芬芳。走出关口,________________,只见一片好风光:草坪绿得可爱,像铺上了用纯羊毛织出的最精致的绿毯子。草坪后面,是_______________的花坞,春夏秋冬四季的花都在开放。花坞前面是一道清清的小溪,它_________________地唱着欢乐的歌,流进了一个水波粼粼、银光闪闪的大湖。湖面的尽头是隐隐的青山,______________,像座翡翠的绿屏风。屏风上,点缀着无数红花,老远望过去,又像一张“万绿丛中点点红”的风景画……
A.豁然开朗万紫千红淙淙潺潺重峦叠嶂 |
B.别有洞天花团锦簇奔腾不息峰峦起伏 |
C.别有洞天万紫千红奔腾不息重峦叠嶂 |
D.豁然开朗花团锦簇淙淙潺潺峰峦起伏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1785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惩戒失信行为,市文明办、市法院今年第四次联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B.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周洋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女子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
C.为了方便患者,提高效率,我院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详情请见告示。 |
D.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240
将“隐心,还须战胜富贵的诱惑”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隐心,就是要使灵魂有个安顿的场所。
A.隐逸之士往往通过亲近大自然,获得一种与天地自然同在的精神超脱。 | B.他们往往在山川景物中忘怀世事、颐养情志、寄托理想。 | C.陶渊明就有过“贫富常交战”的切身感受,朝廷使者的不时光顾、同学少年的飞黄腾达,都必然带来强烈的诱惑。 | D.隐逸之士只有坚守其特殊的价值取向和人格追求,才能从身心两方面来战胜富贵的诱惑。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浏览:278
(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古代咏花诗的科学内涵
①中国古代诗人们观花咏花,以花明志,借花抒怀,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诗篇。一直以来,人们赏析这些古代咏花诗的人文内涵,而对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建树则少有涉及。其实在众多的咏花诗中不乏诗人对花卉形、色、香、味等自然属性的客观准确的描绘,对开花植物生长习性及与环境关系的细致深入的观察,并用形象生动的诗性语汇表达得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②古诗对花形有精彩纷呈的表述。咏水仙有“六出玉盘金屈卮”句,“六出玉盘”指白色的花被合生成碟状,先端6裂;“金屈卮”则指其内具黄色杯状的副花冠。剪春萝花瓣先端呈不规则锯齿状,像剪出的花边,被描述为“谁把风刀剪薄萝,极知造化著功多”。
③古时虽无“花序”的概念,但诗人已留意花在枝上排列的规则。如描写夹竹桃的“疏英灼灼分丛发,密蕊菲菲对节攒”,前一句说花集生成丛(即花序)着生在枝条的顶端,后一句指花朵相对生长在花轴的节上。“散作千花簇作团,玲珑如琢巧如攒”,则生动传神地摹写了绣球的聚伞花序繁花聚簇如球的独特形态。
④古诗中对花色的描写极其丰富多彩,言及桃、李有“桃红李白皆夸好”,说到石榴则是“猩血谁教染绛囊”,对桂花的表述是“花开万点黄”等,均是对单纯花色的准确表述。此外还有对复杂花色的精确说明,如写蜡梅的“洗却铅膏饰道装,檀心浅露紫香囊”,“饰道装”表明总体来说花被是黄色的,但花被片着生在下陷成囊状的花托上,且基部有紫晕,所以说“檀心浅露紫香囊”。
⑤古代的诗人们已关注到花与叶生长的时序。“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桃生叶婆娑,枝叶四面多”,说的是桃花先于叶开放,繁花遮盖了枝条,直到花后结实时叶才抽出来。而牡丹则是“叶帐阴成始放红”,当绿叶茂密成阴时才开花。此外,诗人们还注意到花开放的空间顺序,咏蜀葵有“向日层层拆,深红间浅红”句,“层层拆”说明了花朵由下向上次第开放,而这正是总状花序类植物开花的特点。
⑥对开花物候期的表述散见于众多古诗中,从中不难理出一年四季开花的节令顺序。梅花在严冬最先开放(“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早开是基于其自然属性(“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在梅花开过而严冬未尽时,迎春最先点缀春色(“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荷花则开在盛夏(“暑气炎炎正若焚,荷花于此见天真”)。桂花盛开在秋季(“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而菊花则绽放在晚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⑦古诗对开花持续时间也多有记述,特别对一些花期长的植物情有独钟,例如山茶花(“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野蔷薇(“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等。而月季是四季开花:“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⑧自然界花的物候期可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更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海拔较高的“山寺”比平原地区桃花开得晚,说明物候期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延迟。下列对全文中心内容概括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 )
A.古代咏花诗中对花的自然属性的介绍 |
B.古代咏花诗中对花形花色的介绍 |
C.古代咏花诗中对花与叶生长时序的介绍。 |
D.古代咏花诗中对花物候期的介绍 |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诗人们观花咏花,以花明志,借花抒怀,留下无数名垂千古的诗篇,而对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建树则少有涉及。 |
B.“散作千花簇作团,玲珑如琢巧如攒”生动传神地摹写了绣球的聚伞花序繁花聚簇如球的独特形态,表明古人对“花序”已有研究。 |
C.早在古时人们都已经了解花开放不仅有时间顺序,而且有空间顺序。 |
D.古诗对开花持续时间也多有记述,特别是对一些花期短的植物情有独钟。 |
依据文本内容,对下列四句描写花的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了荷花的颜色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红艳。 |
B.“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花开香飘万里。 |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强调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之早。 |
D.“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说明了花开放的时间持续很长,四季常开。 |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浏览: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