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五十二中
  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22238
  • 题量:14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月考试卷
  • 地区:浙江
  • 更新:2021-12-10
  • 浏览:653
浙江宁波市海县东片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1、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书写要规范、工整。(4分)
朗读《蜡烛》,我们感受了一位南斯拉夫老母亲跨越国界的情谊,这份情谊在炮火烧zhuó( )的战场上,在高高耸立的瓦lì( )之间闪烁,如烛光般让人温暖;读雨果的书信,我们认识了圆明园,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 题型:20
  • 难度:较易
  • 浏览:783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快迟到了,肖华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B.艺术家们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了建党92周年来的丰功伟绩
C.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今年秋天天气变化异常,气温忽高忽低,让广大市民在穿衣方面显得手足无措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237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众志成城》的雄浑合唱拉开了“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真谛。
C.朋友是没有血缘的兄弟,只要能同甘,才能共苦。
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487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B.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C.从《芦花荡》主人公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D.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浏览:1140
5、

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8分)
(1)人们常用《爱莲说》“。”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长歌行》中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的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3) ,长歌怀采薇。《野望》
(4) ,平海夕漫漫。《早寒江上有怀》
(5) 《陋室铭》中虚写陋室生活的句子是

  • 题型:42
  • 难度:较易
  • 浏览:1695
登录以后就可以查看全部内容啦